《身非我:揭开真相,发现真实的自我》

编辑:admin 发布时间:2024-04-20 浏览:250次

续身非 "我 "论

明真法师

身即是人,身即是我;人、我、身,名异而实同。三者名异而实同。那么,"人 "这个名字的含义又是什么呢?"身 "为什么要成为 "人 "呢?何谓 "我",何以身为 "我"?身体的特殊作用是什么,它既是人又是我?没有人能说得清楚,即使是那些把身体当作人或把人当作自我的人。人类能永远过这种蒙昧的生活吗?

以身立人、以身立我是人类祖先世世代代奉行的旧观点。过去,人类忙于建立社会秩序,忙于解决饥饿问题,无暇观察和改革这种旧观点,结果,以身为人、以身为我的旧观点几乎成了人类生活中不可动摇的准则。通过反复观察,我认识到,以身做人问题不大,以身做己则无益。1981 年春,我以 "王云 "为笔名,在本刊创刊号上发表了《论 "身 "非 "我"》,阐述了 "身 "与 "我 "的区别,试图将一块石头扔进大海,激起一点涟漪。没想到石沉大海,毫无反应。一杯清水难灭燎原之火,一碗泥浆又怎能挡住掀天巨浪?但深信,错误的东西,总不能长久地存在于人的生活中。人我是构成家庭、社会、国家、天下的基本要素,对家庭、社会、国家、天下的安危治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人和我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,人应该使人是有一点灵性的--人是身体和精神的结合体;人的言行受自己思想的支配,所以要做好思想工作。这三个概括是与 "以体为人"、"以体为我 "的旧观点相对立的,是正确的。我同意以上观点,但觉得还应该做一点补充,那就是人是有一点精神的,人是生活在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中的。近来谈人的精神,似乎只谈精神实质,未能触及精神的具体体内内容。我只能如梦初醒,对精神作一些大胆的 "猜想": 第一,精神依附于肉体,与肉体有着密切的联系,但绝不是肉体所能限定的。有何证据?曰:人的精神,是能够认识客观世界,改造客观世界的;人的精神,是能够爱国的,是能够同情天下苍生的;人的精神,整天与身外的社会接触,与身外的自然世界接触,特别是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物交往,嬉笑怒骂,这些都不是身体所能限制的。其次,生活中有人有我,有思想有感情,有意志有欲望,都能在生活中发挥作用。I sl把身体当作人,把身体当作 "我"--人、"我 "和身体是模棱两可、无法区分的,这是不科学的,也是违背生活事实的。如何证明这一点呢?有人说:难道不承认我是第一人称,你是第二人称,他是第三人称吗?人格化,即人的称谓,与人是有区别的。我们怎么能把 "我 "和 "身体 "视为一体,而完全不加以分析呢?人为什么一定要有这些称谓呢?有人说,人生活在社会中。社会的特征是不同类型、不同层次的复杂社会关系。两方或三方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形式。有双方就不能不用 "你"、"我 "的称谓;有三方,就不能不用 "我"、"你"、"他 "的 "我"、"你 "和 "他"。不使用这些称谓,一个人就无法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。但是,人和身体有什么区别呢?有人说,人是身体和精神的结合体,身体只是人的一部分,这就是两者的区别。精神依赖于身体,与身体有着密切的关系,但精神绝不受身体的限制。人通过语言和动作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,这依赖于身体,但却不受身体的限制。人与人之间的互动,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,而 人有 "我"、"你 "和 "他 "的称谓。但这些称谓不能强加于人,而只能强加于人的身体。何以证之?曰:人在主位,谓之我;人在次位,谓之汝;人在三位,谓之彼。十方共轨,天下同风,皆不知也。这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习惯,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人际交往必须遵循这些习惯。比如,两个人相对而坐,谈论家事,如果都坚持 "两身是我",就会事与愿违。为什么呢?还是只有 "我",没有 "你",不能构成两个当事人,怎么能在一起谈家事呢?所以,大家都要以 "你 "相称。不过,有一点让我百思不得其解: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一般都固执地认为身体是 "我",这几乎是雷打不动的;但当身体被对方称为 "你 "时,我们却可以采取灵活的态度,毫不犹豫地顺从地答应自己做对方的 "你"。当自己被对方称为 "你 "时,可以采取灵活的态度,毫不犹豫地顺从地承认自己是对方的 "你",然后再谈 "如何......"。人--是生活的主角。

《身非我:揭开真相,发现真实的自我》

我、你、他--是人的称谓。

身体--是称谓的承载者。

这两个职务截然不同,不能混淆。说身体是称谓的承担者,有些人可能不太习惯,应该补充一点:在日常生活中,身体不仅仅是人我你他的称谓承担者,因为人也有亲情关系,身体不能不是父母、子女的称谓承担者;因为人也有亲情关系,身体不能不是叔伯甥舅的称谓承担者;因为人也有职业,身体不能不是农工商的称谓承担者。在日常生活中,身体所承担的头衔是极其复杂的。如果没有人,身体就不可能成为这些头衔的承担者。这就是人与身体的区别。

古今中外,有多少人为了坚持真理和正义而慷慨地牺牲了自己的身体,我们能说人就是身体吗?我们能说人和身体没有区别吗?这值得拥有身体的人深长思之。诚然,"我 "是 "人 "的称谓,但这并不是生命的重要事实。我是主观世界的核心,它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强大,值得人类认真研究。在此,我想就之前以 "王云 "为笔名发表的文章中的部分内容,补充一些我最近的观察,然后试着解释一下 "身非我 "的问题。在日常生活中,如果我们表扬张三,张三就会高兴;如果我们批评李四,李四就会不高兴。张三和李四是名字,不是身体,更不是我,为什么受到表扬或批评后会高兴和不高兴呢?我说 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不仅坚持身体是我,还坚持名字是我。其实,我们也执名为我,所以,我们表扬张三,批评李四,其实就是在表扬我,批评我!怎能不触动人的神经,加速表情的变化,让喜怒哀乐在脸上忽隐忽现?名字,居然也能变成我,这是生活的奇葩,我们不应该对它无动于衷。不仅如此还有:衣着华丽,冠履华贵 有人说,有 "我 "就有自私。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。何以证之?说:我是炎黄子孙,我要振兴中华;在祖国四化建设中,要从我做起;我要放眼世界,我要放眼未来。这就是当下中国人的我,虎虎有生气。在大地上,热爱自己民族的文化,也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,通过文化交流,不断加强彼此的了解和友谊,才能实现世界大同。

满天春色健康美,胜过长江两岸春芳草。可以说,这不正是自己在迅猛发力,放光动地吗?我以为: 我不污,固执于 "以身作则 "的观点,使我饱受不洁之苦。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身体、有自我的人是怎么看待 "自我同情 "这个问题的。为此,我写了《续 "身非是我 "论》。

(原文发表于《法音》1984 年第 6 期)


参考资料

标签:

Copyright 2019-2030 聚德代放生 聚德代放生官网网站地图sitemap.xml tag列表